杀毒软件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(SAC)制定,目前最新的国家标准是2020年发布的《计算机病毒与恶意软件防治技术基础》(SAC Title 12: Computer病毒 and恶意软件):
该标准规定了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定义、分类、特征、传播规律、防治技术基础以及检验方法等内容,是杀毒软件设计和生产的基本要求,也是杀毒软件行业必备的基准标准。
以下是该标准的部分条款:
三、1 定义
三、一、1 计算机病毒(Computer Virus)是指能够感染计算机系统的恶意软件。
三、一、2 恶意软件(恶意软件)(malicious Software)是指具有下列特征的软件:(a)具有自我复制能力;(b)能够感染计算机系统;(c)能够在计算机系统中长期存在,并且可能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造成危害。
三、2 分类
三、二、1 按功能分类
(a)病毒类:能够感染计算机系统的病毒。
(b)恶意软件类:具有自我复制能力,能够感染计算机系统的恶意软件。
三、二、2 按感染对象分类
(a)感染型病毒:能够感染计算机系统的各种文件和程序。
(b)感染型恶意软件:能够感染计算机系统的各种文件和程序。
三、3 特征
三、三、1 病毒特征:能够感染计算机系统的各种文件和程序,具有自我复制能力,能够长期存在。
三、三、2 恶意软件特征:能够感染计算机系统的各种文件和程序,具有自我复制能力,能够感染其他恶意软件。
三、4 传播规律
三、四、1 病毒的传播规律:病毒通过感染计算机系统的各种文件和程序实现自我复制,然后感染其他文件和程序。
三、四、2 恶意软件的传播规律:恶意软件通过感染计算机系统的各种文件和程序实现自我复制,然后感染其他文件和程序。
三、5 防治技术基础
三、五、1 病毒防治技术:采取各种措施,包括病毒分析、病毒清除、病毒防治技术等,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发生和传播。
三、五、2 恶意软件防治技术:采取各种措施,包括恶意软件分析、恶意软件清除、恶意软件防治技术等,防止恶意软件的发生和传播。

点赞(43) 打赏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