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STM32F103C8T6与EBYTE无线模块的集成实践》
STM32F103C8T6与EBYTE无线模块的集成实践
一、实验概述
本实验旨在将EBYTE官网提供的基于STM8L151的无线通信例程成功移植至广泛应用的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上。通过这一过程,我们将实现基础的无线数据传输功能,并利用电脑端的串口调试助手来监控数据的发送与接收。此外,本实验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步骤同样适用于其他STM32系列微控制器。
二、所需硬件
- 两个相同型号的E01系列或E01C系列无线模块
- 两个USB转TTL模块(推荐CH340版本)
- 两个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板
- 一个STM32烧录器(如DAP-LINK或ST-LINK)
- 一台电脑
- 若干杜邦线
三、所需软件
四、模块简介
根据所选模块型号,请参阅厂家提供的模块手册以获取详细信息。尽管E01和E01C系列分别采用nRF24L01P和SI24R1射频方案,但它们的寄存器配置和操作方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,因此可以使用通用的驱动程序。本实验选用的是E01-ML01D模块,该模块基于nRF24L01P方案,工作电压为3.3V,最大发射功率为0dBm,参考通信距离可达100米。有关模块的寄存器配置和具体操作,可直接参考nRF24L01P的芯片手册。
五、实验步骤
本实验采用MDK_ARM和STM32CubeMX作为STM32开发环境,并使用ST-LINK作为烧录器。以下步骤假设您已经熟悉相关软件的获取和安装过程。
准备EBYTE官网例程
访问亿佰特官网,搜索E01-ML01D模块,并在【相关下载】部分找到通信例程,下载并解压。
新建STM32工程
① 打开STM32CubeMX,创建一个新的STM32F103C8T6工程,并进行MCU配置。
② 在SystemCore选项中配置SYS和RCC。
③ 配置ClockConfiguration时钟树。
④ 配置MCU的串口(USART1),并开启USART1全局中断。
⑤ 配置MCU的SPI(SPI1),设置为全双工主机模式,确保SPI速率不超过10M,CPOL选择Low,CPHA选择1Edge,NSS引脚控制选择Software。
⑥ 配置GPIO,将PA4作为SPI1的片选引脚,PB0作为E01-ML01D模块的CE引脚,PB1作为E01-ML01D模块的IRQ引脚。
⑦ 完成MCU外设配置后,设置工程及保存路径,然后点击GENERATECODE生成代码。
代码移植
在MDK_ARM中打开生成的工程,进行首次编译以检查是否有编译错误。若无错误,继续实现串口重定向,修改usart.c和usart.h文件。在usart.c文件的/*USERCODEBEGIN0*/和/*USERCODEEND0*/之间添加新代码,用于处理串口中断接收的数据。完成这些步骤后,您的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应能成功与EBYTE无线模块通信,并通过电脑端的串口调试助手进行数据监控。
stm32f103c8t6wifi模块,stm32无线模块,stm32wifi模块,stm32f407wifi模块,stm32的wifi模块怎么接收数据,stm32f103wifi,stm32与wifi模块接口,基于stm32的wifi模块,stm32无线,stm32wifi模块原理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