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决赛圆满落幕
2024年1月12日至14日,备受瞩目的“华为杯”第48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(ICPC)亚洲区决赛在上海大学隆重举办。此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20支优秀队伍,其中包括280支正式参赛队伍。ICPC作为一项考验团队协作精神的竞赛,每支队伍均由三名队员组成。在激烈的5小时比赛中,各队需运用C/C 、Java或Python等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,解答13道赛题,以正确答题数量多且总用时少者为胜。
经过紧张角逐,共有28支队伍荣获金奖,56支队伍获得银奖,84支队伍赢得铜奖。其中,清华大学的“一路向北”队勇夺桂冠,成为冠军;北京大学的“摆烂人”队荣获亚军;季军则由电子科技大学的“UESTC_Guest_WiFi”队夺得。此外,本次赛事还特别邀请了来自全国15所优秀中学的队伍参与,为大中学衔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上海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聂清表示,这次赛事不仅是一场智慧的较量,更是一次传递友谊、促进共同发展的盛会。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,上海大学深感荣幸能为此类数字化青年人才提供一个成长平台,并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。
ICPC基金会主席兼执行董事Bill Poucher强调,ICPC致力于通过计算机解决现实世界问题,培养大学生的合作、创造、创新及应对挑战的能力。他对所有挑战冠军的参赛队员表示最高敬意,并期待大家共同努力,用技术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。
第48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决赛圆满落幕
值得一提的是,2023年3月,上海大学在第47届ICPC亚洲区决赛中首次引入了华为挑战赛。该挑战赛设有两个赛道,均源自华为研发的实际业务场景。在1月13日的华为挑战赛中,有2人荣获特等奖,10人获得一等奖,40人获得二等奖,148人获得三等奖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研究所所长邱雪峰表示,华为将持续、稳定地支持赞助ICPC赛事,希望通过这一全球化的学科竞赛平台,让更多的中国科技人才在世界舞台上展示风采,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,共同构建未来的智能世界。
自1996年11月,在时任校长钱伟长的关心下,ICPC竞赛活动被引入中国内地,并在上海大学首次举办ICPC亚洲区选拔赛以来,ICPC活动在中国内地蓬勃发展。在过去的20多年里,上海大学已成功举办了11届亚洲区域赛和5届亚洲区决赛。如今,这项赛事已成为上海大学培养卓越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阵地。
本文主题词:第44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,第44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,第四十五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,第45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(icpc)亚洲区域赛(上海),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获奖名单,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试题,第45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,第45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决赛,第四十五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,44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
